新聞人才的培訓
現代報館面貌。
|
「50、60年代入行當記者,一般不需要高學歷,最重要是有寫作興趣。以《華僑日報》來說,初初入職當記者,一般會先安排做三個月校對工作,不斷看別人的稿件,漸漸就領略到如何寫新聞稿,知道什麼叫做寫得好、有趣味;之後,報館會安排記者採訪法庭新聞,這是一個相當全面的訓練,記者要懂得如何去聽,掌握事情的來龍去脈,能夠扼要地縷述案情。經過一定的操練後,就會安排他們採訪不同形式的記者招待會及其他新聞事件。」《華僑日報》前編輯主任吳培榮說。
在50、60年代,以大學生學歷來從事記者工作的,真是寥寥可數,事實上,作為本港首間大專院校開辦新聞學訓練的香港中文大學,亦是在1965年才正式設立新聞學系。之前,有興趣接受新聞學訓練者,只能報讀坊間一些設有新聞學訓練的商科學校,例如官立文商專科學校、文化專科學校、遠東文商專科等。
當時亦有不少新聞從業員畢業於台灣的大學,如台灣政治大學就很受香港學生歡迎,該校除了有正規的新聞學課程外,還開辦函授課程。
《華僑日報》前社長岑才生補充,當年英國一些報館設有交流訓練計劃,部分香港記者亦因此受惠,好像他自己就曾經前赴英國接受訓練,在此期間曾到過多間報館觀摩、實習當記者,得益不淺。
本港大專院校新聞訓練概覽
1965年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系正式成立
1968年 珠海書院開設新聞系
1968年 香港浸會大學(前身為香港浸會學院)開辦傳理學系
1971年 香港樹仁學院(前身為香港樹仁書院)開辦新聞系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