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報章

  香港的報業發展蓬勃,除了中文報章外,英文報章亦佔有重要地位。其實在首張中文報刊《遐邇貫珍》(1853年8月1日出版)面世前,香港市面流通的主要都是英文報紙。



早期發展情況

  Hong Kong Gazette,又名《香港公報》,是香港本土製作的第一張英文報紙,1841年 5月1日出版。這份半月刊是一份有官方背景的商業報紙,創辦人是約翰•馬禮遜,後來更正式成為政府刊物。

  繼Hong Kong Gazette 之後的另一份英文報紙是1845年出版的The China Mail,中文譯名《德臣西報》,由英國商人創辦,屬於半官方性質的報紙,最初是周刊,後來轉為晚刊日報。在香港,率先做到每日出版的報紙也是英文報章,1857年10月出版的The Hong Kong Daily Press,中文譯名為《孖剌報》,是第一份每日出版的商業報紙。

  The China Mail 和 The Hong Kong Daily Press 都是英國人辦的報紙,目的在於方便營商,其中又以英國人的利益為重。在商言商的 情況下,這兩份植根於華人社會的英文報章都曾先後出版中文版,The China Mail有《中外新聞七日報》(後改為《香港華字日報》),The Hong Kong Daily Press 則有《香港中外新報》。



本土英文報章

  另一份重量級的英文報紙是創刊於1903年的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(《南華早報》),該報至今仍然執西報之牛耳。踏入100周年大慶的《南華早報》,想不到最初出版的目的竟然是為了鼓吹革命,推翻滿清,她的創辦人之一,是興中會成員謝纘泰。

  1949年,中國政局動盪不安之際,另一份英文報紙Hong Kong Standard (《虎報》)面世,她便是今日的The Standard 。《虎報》屬於星系集團,在該集團前主席胡仙於90年代致力開拓大陸市場時,《虎報》曾經一度獲准刊印北京版,是第一份能夠在內地印刷的香港報章。胡仙後來又出版了The Star(《英文星報》),The Star走輕鬆消閒式路線,紙張亦用八開紙度的小報形式,有別於英文報張慣用的大型紙度。



鼎足三立局面

  報業市場競爭激烈,到了90年代初期,香港只剩下《南華早報》和《虎報》兩份英文報紙。直至1997年10月6日,China Daily Hong Kong Edition(《中國日報香港版》)在香港正式出版發行,令香港英文報業至今維持鼎足三立的局面。

  與中文報紙的蓬勃氣象比較,英文報紙在這一個半世紀以來,報紙數量並不算多,正因如此,經營者較易穩守市場,長期作戰。例如在19世紀中葉出版的《德臣西報》和《孖剌報》,到20世紀中結束時,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;目前,《南華早報》、《虎報》和《中國日報香港版》,在報業佔一定市場,發揮輿論影響力。


《南華早報》創刊號(1903年11月6日)

現今《南華早報》頭版


《虎報》創刊號(1949年3月2日)

《中國日報香港版》創刊號(1997年10月6日)

小結
  除了3份綜合大報外,創刊於30年代的《成報》、《新生晚報》等,亦屬於綜合報章。按《華僑日報》出版的《香港年鑑》資料顯示,香港於50年代約有30餘家新辦報紙,當中不乏小本經營或有黨派支持,至今雖或已停刊,或已改變面目,但仍為人熟悉的包括:
《新晚報》 1950年10月5日創刊
《香港商報》 1952年10月11日創刊
《晶報》 1956年5月5日創刊
《明報》 1959年5月20日創刊
《新報》 1959年10月5日創刊

<<上一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