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業邁向企業化管理
經過1995年的減價戰後,今天繼續在香港營辦的報紙都要有相當的財政實力,才有進一步開拓發展的機會。
報章作為社會一種公器,同時又是現代社會一種文化產業,既要保持言論公正,又要開拓多元業務,以確保與時代步伐並駕齊驅。
報人訪問
報人查良鏞:
中國大陸以前的報章以談論政治、軍事問題為主,少有像香港那樣,具備豐富的娛樂、體育及家庭生活資訊;另外,國際新聞亦不及香港報章的詳細,因為香港本身就是一個中西信息的交流點,為此,中國大陸許多讀者是透過香港的報章,得知世界各地的事情。事實上,不論政治、經濟、軍事、人大、政協兩會正式會議,香港報紙都報道詳盡,反映香港的同業可以享受充分的新聞自由、出版和言論自由。
新聞報紙是人民的喉舌,亦是人民的耳膜,必須忠實報道,讓讀者得悉事態的進展,並要講真話,反映讀者的意見,唯有這樣,報紙才可以取得讀者的尊重。
記者是清高的工作,講求善良和良心,需要自我尊重;有時候講真話並不容易,報館甚至要冒打官司之險,儘管如此,記者決不可為了討生活而講假話、揭發別人陰私、收受利益。
作為香港報業公會榮譽會長,查良鏞先生力求報紙的公信力,他說,報紙好像人一樣,要信得過,靠得住,這並不是說廣告、銷量並不重要,而是要運用正派手段得到好處。香港的新聞事業過去一向享有可貴的新聞自由,大家應該珍惜。
辦報的困難
回顧過去辦報紙的困難,查良鏞提到主要是資金不足,此外是人才問題。他解釋,有質素好的記者和編輯,才會有一份質素高的報紙。讀者喜歡看,銷路自然上升,報章廣告亦有所增益,好像他自己在報紙上寫小說,湊合一班優秀的編採寫人員,造就了報紙的優勢。不過,好的記者、編輯容易被人挖角,令報館出現人才流失的問題。
新聞事業隨時日而變遷,讀者的興趣亦會出現變化,要判斷新聞的重要性,掌握讀者的興趣並不容易。談及如何競爭,查先生的建議仍然離不開報道內容。他認為,記者要把文章寫得好,文筆要有趣味,而編輯活潑、吸引的標題,同樣會引起讀者的興趣。他祝願新聞同業努力緊守崗位,令新聞事業的發展可以更上層樓。
|
報人查良鏞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