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色小報氾濫

  除了綜合報章、政治色彩濃厚報章和單張報外,市面上亦有一些黃色報章,在文字、內容、相片、圖畫方面,均表現大膽,如刊登裸女照片、使用淫褻字眼等。

  擁有13份「單張報」的華文報業協會會長許培櫻稱,由報人王世瑜(筆名阿樂)於1972年創辦的《今夜報》,日銷5萬多份,其他諸如《新夜報》、《星夜報》和《真夜報》等,在當時亦盛極一時。這些黃色小報直至80年代以後,隨著讀者口味改變,才被自然淘汰。

事件簿(二) 色情刊物管制法案

  「《尤物》雜誌督印人及編輯黃國康,4月9日在合議庭裁定第22期刊登猥褻圖片罪名成立,原判罰款250元改為入獄6個月;督印人唐榮原判罰款150元改為罰款1000元。5月6日,黃氏再在中央裁判署被控其在2月3日、17日及3月3日之3期雜誌中刊有淫褻性圖片,再判入獄3個月,與前判6個月同期執行,為同樣罪名被判刑罰最重之一次。」

  就社會黃色風潮日益嚴重,荼害青少年身心,社會不同團體發動反色情行動,各界支持響應。繼報販總工會開會討論罷賣黃色刊物、天主教友總會與救世軍亦成立「反色情刊物委員會」。

  律政當局於6月27日在憲報刊登《嚴厲取締色情刊物》新法案,並於7月16日三讀通過,以取締《淫褻展覽物條例》法案,違者可被罰款10萬元及入獄3年。事後,連環圖書業7名代表曾向港督請願,要求明確界定色情暴力標準,事件引起社會人事關注。
(引自《1976年香港年鑑》)

小結
  70年代,香港經濟起飛,工商業蓬勃發展,市民生活得到保障,政府各項有關衣食住行的社會建設亦愈見規模。

   報章作為反映社會現況的讀物,在這時期所報道的新聞內容亦見多元。此外,市民收入增多,購買報章亦較為闊綽,願意在公餘多買一兩份閱讀,報業呈現一片蓬勃氣象。新辦報章陸續發行,雖然當中不乏屬於小眾趣味的報章,然而隨著1973年政府實施9年免費教育,戰後土生土長的一代普遍得到教育的機會,對報章的內容和要求亦逐漸提高。

小統計
  根據《1970香港年鑑》資料,香港中文大學集體通訊中心在9月一項調查研究顯示,香港平均有56%人閱讀報紙,每天每人花費在閱報的時間為30分鐘。

  另外,1974年因全球性鬧紙荒,紙價暴漲,40家中文報紙聯同調整售價為每份3角,其後平均每年調整售價一次。
<<上一頁